2017年2月24日 星期五
跟秋田犬濕吻
未進「秋田犬保存會」,兩頭秋田犬狗女列隊歡迎,一頭叫あこ,另一頭是飛鳥。起初狗女們都很乖巧,任人摸頭和拥抱。當帶上載上白色毛絨狗帽後,本來含蓄的あこ隨即轉向熱情,撲倒筆者的身上狂舐臉,結果初吻就這樣奉獻給牠。
想知更多可瀏覽
香港電台數碼台DAB+《遊學全世界---遊學聽我講》日本遊學:日本宣教思想苦行之旅/秋田犬保存會遊學體驗
http://programme.rthk.hk/channel/radio/programme.php?name=dab31/learning_adventure&p=6243&e=406950&d=2016-12-14&m=episode
秋田犬保存會遊學體驗
http://app4.rthk.hk/elearning/learningadventure/travel_detail.php?id=1164
及在Metropop分享的文章「日本東北 爆紅秋田犬」
http://www.metropop.com.hk/flipbook/flipbook.php?issue=544#flipbook/page1
日本東北 爆紅秋田犬
文、圖:曾劍華
刊載於Metropop,2017年2月23日,頁42-44、50
早前有秋田犬偶像團體 “MOFU MOFU☆DOGS” 推出MV,高唱「Waiting4U~MOFU MOFU等候你~」,宣傳地方特色,兩周的點擊率過百萬。其實很多年前出了一個八公,讓大家拜到秋田犬,近年就連俄羅斯總統普京已有秋田犬,可知紅之有理由…… (節錄)
詳看官網。
http://www.metropop.com.hk/flipbook/flipbook.php?issue=544#flipbook/page1
2017年2月22日 星期三
清康老街 體驗祝福文化
文、圖:曾劍華
刊載於信報2017年2月22日C5
清康(Chiang Khan)位於泰北之地,一河之隔是泰寮邊境。老街本身,只有兩三條,長約2公里,道路兩旁是百年歷史的木造樓房。它之所以成為泰國人的度假天堂,皆因沒有商業大樓,也沒有購物中心和地鐵車站,只有濃厚的鄉土氣息、保存良好的布施文化與當地獨有的鬼臉節藝術。 前往清康比較轉折,須先到曼谷再轉飛 ...... (節錄)
2017年2月6日 星期一
飄零燕故鄉路線小方案
前往《飄零燕》(Heidi)作家故鄉邁恩費爾德(Maienfeld),可從蘇黎世機場出發,乘火車約2小時於邁恩費爾德車站下車。
走上她的故居,有兩條路線。一條是經民宅出發,穿過小鎮的中心廣場Städtli,沿路是許多畫滿壁畫的羅曼式和哥德式建築,該路段徒步走約1小時15分鐘。
另一條是健步路線,同樣往民宅方向走,但就往左邊的民宅走,經過當地教堂、葡萄園,便抵達原著中海廸與彼得放羊時停下來喝水的噴泉Heidi's Fountain,接着便是作者的故居,所需時間約兩小時。無論從那條路線出發,看到和感受到的都是不一樣。
想追看更多,可瀏覽http://www1.hkej.com/dailynews/culture/article/1485798/飄零燕故鄉+邁恩費爾德
走上她的故居,有兩條路線。一條是經民宅出發,穿過小鎮的中心廣場Städtli,沿路是許多畫滿壁畫的羅曼式和哥德式建築,該路段徒步走約1小時15分鐘。
另一條是健步路線,同樣往民宅方向走,但就往左邊的民宅走,經過當地教堂、葡萄園,便抵達原著中海廸與彼得放羊時停下來喝水的噴泉Heidi's Fountain,接着便是作者的故居,所需時間約兩小時。無論從那條路線出發,看到和感受到的都是不一樣。
想追看更多,可瀏覽http://www1.hkej.com/dailynews/culture/article/1485798/飄零燕故鄉+邁恩費爾德
飄零燕故鄉 邁恩費爾德
文、圖:曾劍華
刊載於信報2017年2月6日C5
《飄零燕》(Heidi)作家Johanna Spyri在瑞士邁恩費爾德(Maienfeld)創作了有關孤女海迪的小說。去到那裏, 看到的不只是出現在動畫的小山丘、小木屋、山羊群,還有逾三百年的酒莊、古建築,愈走愈發現更多有趣的東西。 前往作者故鄉可從蘇黎世機場出發,乘火車約2小時於邁恩費爾德車站下車......(節錄)
http://www1.hkej.com/2017年1月30日 星期一
超級巨型菠蘿包
香港坊間出現超級巨型菠蘿包,直徑約有8吋大,幾乎大個個頭,所以慕名一試。其實任何一道菜即叫即做都不會失禮,更可況是新鮮烤焗,口感當然鬆軟有彈性。
當巨型菠蘿包一上桌,就吸引很多在場品嚐海南雞飯的食客「嘩嘩聲」,自己一見到「嘩」了出來,我嘩是因為不知怎樣吃、如何食。店員隨即給我刀叉斯文一點吃。
2016年11月5日 星期六
藝伎真實回憶錄
刊載於信報2016年11月2日C5
藝伎是在宴席上助興的表演,而非賣弄色情的行業。戰前由男性擔當,戰後則以女性為主。這門行業曾幾何時很興盛,一條街都有逾百名藝伎演出。如今當藝伎的不足幾百人,京都約有二百人,金沢則只有43人,彷彿要感受這門技藝真不易。 記得第一次到京都,便前往藝伎出沒的花見小路。我以為所有穿着和服的女士必定是藝伎,於是......(節錄)
訂閱:
文章 (Atom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