撰文‧攝影 / 曾劍華
刊載於ELLE HK, January 2012, No.291
鳴謝:台灣觀光協會(香港辦事處)、交通部觀光局、台東縣政府文化暨觀光處、公益平台文化基金會、 台灣好基金會、長榮航空
一般人以為住在部落的都是生番或野人,生活在深山裡,光著身子赤著腳,手持用魚骨做的槍、用頭顱造杯,愛茹毛飲血。其實,是我們把部落神化了。當有機會接觸過台灣原住民的真性情,自然改觀。因為他們既不是食人族,又不會狂暴残虐,而是活在充滿生命情感的土地上,不時勞動耕作採集野果、設陷阱捕獵山豬,沿著一崙又一崙的山間展現出族群文化。
若看過電影《賽德克‧巴萊》,應該對台灣原住民有基本認識。一般認為其族群有着自己的頭目──亦即統一領導的首領或番王),擁有自己的文化、宗教、語言及傳統習俗,並在佔據的特定地域上配置空間與建設社群。根據地方的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統計,現時台灣原住民約四十四萬七千餘人,歸類為十四族。其中,卑南族最為人熟悉,因為歌手張惠妹早前就以原住民身分出版《阿密特》專輯。不過,真正了解原住民,非看電影或聽唱片便夠,還是親身去宜蘭、花蓮及台東一躺,看看三個部族的原住民在幹些什麼?
不老部落
山林饕宴之樂
台灣原住民大多依賴口傳的方式來傳遞資訊,從來缺乏文字記載,所以每個部落都有着自己的歌謠。早前去了宜蘭,從羅東鎮火車站乘車約二十分鐘,到達大同鄉再轉搭吉普車約十分鐘前往山林間,就是想一睹不老部落原住民的生活方式,及品味天然食材烹調的「不老大餐」。
不老部落是一個新興的部落,存在了六年多,其部落的名字取自泰雅語「BulauBulau」,意指閒逛。族人遠離城市,住在山上,並利用自然環境的資源,從早到晚都闡述着部落與大自然的融和。
最初,從事景觀設計二十多年的潘今晟,娶了泰雅族的Saya後團結七戶族人,努力創建。後來,兒子潘崴澳洲留學回來便一起倡導部落文化,對外展示原住民的傳統智慧──「不老大餐」,每天限制三十人前來享用最有特色的山林饕宴。
到步後,沿着山林間走進一處大草原。這裡環境幽靜,人們在小木舍內圍著火爐邊吃着烤山豬肉串、喝着小米酒。當吃過前菜後便是一道道時令的美食,如刺蔥蝸牛肉,脆脆的口感比吃法國蝸牛的味道更獨特,令人印象深刻;剝皮醃番茄、飛魚卵山藥,完全展現了山間的原味。除了天然小菜外,還有鄉土味濃的小吃炸地瓜片和炸芋片。地瓜做法簡單,在瓜面均勻地撒上粗鹽,配上生薑薄片,吃起來口感佳,自然香甜。
沒想到在山林間,可吃到如此美味具有特色的佳餚當。與族人了解後,原來每一道美食的食材都是取自山間,由於天然的土壤養份豐富,能種植出美味且原味的食物。而且,以泰雅族的「水煮」、「火烤」、「醃漬」等技巧烹調,再加上沒有特別調味,就讓新鮮食材的原味更鮮明。最後的一道菜是香味四溢的烚野豬,肉質爽口彈牙,又没有腥味,沒有放調味料也能感覺到食材本身的味道,絕讚。
生活智慧之本
吃飽喝醉後,潘崴帶大家參觀部落的每一角。包括在小斜坡上,由木材跟竹子建造的織布坊。這裡保存着泰雅文化的傳統之一,由年過八旬的阿嬤與三位女族人將獨特的紡織技術傳承下去。除此還到科技房,看看部落的科技化。然後走到潘崴的房舍,用木頭搭建的房間看起來非常開陽,而室房的布置,更充滿禪味,有着意想不到的型格。
要建設人間淨土於他們來說好像毫無難度。看,待在這裡半天已感受到他們「先天下之憂而憂,後天下之樂而樂」的胸懷。從不老部落的「不老大餐」來看,族群與大地之間有着緊密的互動。一方面尊重大自然界的規律,另外也靠着努力和熱情,傳承着原住民的傳統文化,甚至將部落原有的人文特色、生態資源與族群面貌向人眾展示,活出「自然」的觀念。原來獨有的部落文化,就是用心靜待大地裡的一切。
太魯閣族
山月村之愛無私
離開宜蘭,便起程往花蓮的山月村。居於高山,視彩虹為神靈橋的太魯閣族,分布在花蓮北部一帶。當中,坐落在太魯閣風景區「立德布洛灣山月村」,由太魯閣族人經營,專接待旅客住宿,體驗山居生活。三十二間客房散布在綠草如茵的山景裡,與村長聊天,觀看滿天星空、摸黑走生態步、以手持電筒尋找飛鼠、跟族人唱歌跳舞,已忘記自己是城市人。或許因村長鄭明崗有好生之德,所以打從心底裡讚賞他,喜歡住在那兒聽故事。
有人說鄭明崗為了發揚原住民文化,在山上找來太魯閣族幫手。有人說他自小便有鋤強扶弱之心,對原住民的文化情有獨鍾,便在山上經營飯店。而本人卻認為他有着無窮的大愛,能捨身為人,義無反顧的向着陽光前進,與太魯閣族一同走過陰谷,讓太魯閣族人有更多就業的機會。
鄭明崗從前是花蓮美侖飯店的副總,月入十二萬元新台幣。一次機遇,令他放棄高薪厚職,跑到深山去經營旅館。從零開始,他一手一腳把把三十二間參差不齊、沒有廚房、沒有接待廳的小木屋,變身為精緻的小客房。他除了維持旅館日常運作,還聘請太魯閣族,發揮他們的專長,不時以原住民樂器唱歌跳舞贈慶,為每位旅客帶來不一樣的體驗。
他比任何人都懂得「尊重」山間裡的一景一物。畢竟,我們與大自然共存,真的要學懂尊重。對於原住民的世界,有多少人會在意;對於原住民的文化,亦有多少人為此放下身段去擁抱呢?
紋面獵人之印記
翌日,村長去拜訪第一位恢復紋面傳統的族人彼得洛.烏嘎。本着對族群文化的好奇,便跟着前往,看看原住民的紋面文化。
紋面早於日治時期被禁止。日軍為了控制原住民,限制他們原有的生活方式,不僅出草(砍下敵人頭顱)、斷齒等殘暴的習俗遭到禁止,連狩獵也須向日本派出所申請獵槍。直至日本戰敗,泰雅族、賽夏族和賽德克族暨太魯閣族便回復了紋面的習俗。雖然傳統上男子必須出草,但現今法律絕不容許,所以族人只須抓到三隻有獠牙的山豬,便能通過考驗,有資格成為真正紋面獵人。
彼得洛自小生活在山林間,早已對野外生活瞭如指掌,亦很重視自己的傳統文化。○三年間,一次參與協助電影《賽德克巴萊》的五分鐘實驗,便燃起了紋面的決心,希望打破七十多年的禁忌。到了○七年正式通過考驗,在族人的見識下紋上彩虹的圖騰,成為族中第一位以「文化獵人」身分紋面的太魯閣族人。其後,與太太薛國芳成立葛都桑音樂工作室(葛都桑是指復活、重生或歷劫餘生),推廣太魯閣族傳統音樂。除了巡迴演唱傳統歌謠外,還四出搜集傳統調子,為國家公園成立一個古調資料庫,並花上六年時間製作太魯閣族傳統音樂唱片,以及教授原住民樂器的製作。二○一○年,他以台灣代表身份參與意大利米蘭國際藝術節的文流演出,打破了外間對部落原住民的刻板形象。彼得洛如此充滿生命力,對族群文化復興有着無比熱誠,真直得支持。
布農族
阿凡達祕境之旅
散布於南投、高雄、花蓮及台東的布農族居住在高山深處,族人以狩獵為主,亦盛行籐竹編籃等工藝技術。在台灣原住民當中,擁有繁複的祭祀,以及在音樂上也發展出「八部和音」的泛音和聲唱法。一九五三年,日本音樂學者黑澤隆在國際民族音樂學會上,披露該民族的Pasibutbut(祈禱小米豐收歌)是以多聲部和音唱法,軌出八個不同的音階,令人歎為觀止,於是便慕名前去布農族的鸞山部落。
因着原住民的架勢,去了一處沒有開發為旅遊景點的台東森林博物館。那兒頗有電影《阿凡達》祕境的感覺。族人同樣是過著傳統的游牧耕作及打獵的日子,閒時唱歌跳舞,沒有憂愁。而且要找當地人或嚮導帶路,否則是找不到的。對於喜歡探險的玩家,真是十分期待。
當離開花蓮後,走到台東海岸山脈南端西麓,跟隨族人阿力曼前往。到了延平鄉鸞山村,從派出所門旁的小徑走上五十米後,看到第一顆「會走路的樹」便是入口所在。據他說,昔日布農族的祖先會以大樹作為地界,劃分土地擁有權。可知樹木生長從來沒有固定的路線,所以地界經常移動或改變位置。因此祖先便稱它們為「會走路的樹」。同時,為了不破壞這片森林博物館,所以沒設置任何圍牆、指示牌,使鸞山部落增添一分神秘感。
筋竭力疲的風味餐
正所謂入鄉隨俗,要拜訪森林處的鸞山部落,必然要抱着謙卑尊重的心,先到祖靈屋以小米酒祭祀,告知祖先、山神及土地我們將要進入森林。置身在這片森林中,完全失去方向感,所有東西看似一樣,抬頭也是密密麻麻的樹。幸好在阿力曼的帶領下,眾訪者變身電影裏的納美人,用手撥開兩旁的樹枝,沿着攀藤抓着樹幹或拉着繩索前行,一步一步跨越氣勢震攝的景地。不久,陸續看到巨石交疊造就的一線天、帝王台等奇觀。最後來到一棵約三層樓高的榕樹下,大夥兒靠着氣根及簡單繩索爬上樹頂再繞過樹身,去到族群的心臟地帶。
整段旅程足足花了四十分鐘才完成。當身體筋竭力疲,沒法呼吸時,族人為大家預備了最難忘的風味餐,一盤盤的烤番薯、炒地瓜葉、炒山蘇、烤山豬肉、小米飯等送上。在樹陰下吃着取自森林的食材,圍著營火聊天,唱歌,說着部落的緣起、日治時的苦況……,靠自己的力量繼續撐下去的歷史。
一切又回歸自然,這趟「台灣原住民」的旅程,造就了很多第一次的體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