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年9月30日 星期五

大南國民學校

撰文、攝影:曾劍華

該校位於台東市郊大南橋畔之卑南鄉東興村達魯瑪克部落,是全國唯一以東魯凱族群為主之原住民地區學校。

學校創立於1920年,並於1946年獨立為大南國民學校。校園依鄰肯杜爾山脈、緊傍大南溪下游,環境優美、生態景緻層次分明。這樣的空間,我豈能不瞓身。

若我也像他們可在開放的空間學習,必能更加瘋狂。

2011年9月29日 星期四

在花墅的一刻


在台東海岸線上的花墅民宿,背靠連連綿綿的海岸山脈,仰首眺望無際的太平洋及綠島。從房間裏就可一覽無餘的壯麗視野,如此的貼近大自然,最能讓城市化的我們體驗到純淨環境的顯相。

2011年9月22日 星期四

那都蘭 胡秀蘭

那都蘭工作室位於花蓮縣秀林鄉民治路上與秀林路交叉路口附近(鄰近秀林鄉公所),成立了十年。該名字的語意,是族裏長輩觀察小時候胡秀蘭所給予的名字,有著走路總是跌跌撞撞的小孩。

胡秀蘭長大後,沒有跌跌撞撞,相反尊崇長輩傳統織布技法,及將日本所學的裁縫及拼布技藝相結合,研發出屬於自己一套太魯閣族織品工藝。其作品融入了日常生活應用元素,如族人傳承著祖先的工法「割麻、剝麻、剮 麻、剮麻器、脫膠去雜質、捻紗、捲線、紡紗、煮線、捲線球、理經、織布、花紋」,創作出一系列原住民文化特色的手提包與編織服飾配件等,深獲好評。

目前,她除了鑽研自己的編織技藝,還在各地授課傳承織品工藝,將太魯閣族的傳統技藝與文化發揚。

2011年9月15日 星期四

曼谷跳蚤泰地道


撰文、攝影:曾劍華
鳴謝:泰國政府旅遊局
刊載於新報,2011年9月15日

跳蚤市場,在西方社會的定義是一處尋寶的地方。由於所出售的商品價格較便宜,成為某些人印象中可以撿到超值便宜的貨品。特別在70年代,英國推出《Antiques Roadshow》的電視節目,讓大眾認識跳蚤市場,從而了解貨品背後的價值,有時還可遠比它在跳蚤市場裏的售價為高。因此跳蚤市場漸漸成為大眾、遊客與媒體熱烈追捧的地方。

對於「跳蚤市場」一詞的由來,一般廣義的說法是從法文「Marché aux Puces」(跳蚤市場)直譯而來。差不多出現於中世紀晚期,巴黎聖母院旁的市集專賣皇室貴族的舊衣,有着「二手」之意。中國的文獻《周易》亦有記載「日中為市」,就是指二手書籍與文物買賣的定期市集。每月初一及十五,書生在有數百棵槐樹的街道上,露天無牆與無屋,在此聚會擺攤,各人拿出有意出讓的經傳書籍及笙磬樂器,大家互相選購買賣。由此看見,跳蚤市場裏的一物一品除了是可找到不可擋的二手貨,甚至會割價發售。

為人所熟悉的曼谷,便是其中一個最有名的跳蚤集中地。其Chatuchak Weekend Market(乍都節周末市場)、Khlong Lat Mayom(空叻瑪榮水上市場)和Siam Paradise Night Bazaar(暹羅天堂夜市)等市場,算得上是整個亞洲最大的、東南亞地區必去的景點,平均每天有20萬人次進場一次過付出「血拼」的經驗,因此有着十大跳蚤市場的美譽。

奮點大戰  乍都節
來到擁有20年歴史的乍都節周末市場,佔地約33,000 坪(約15個標準足球場),共分27個區域,由一間接一間的鐵棚搭成,超過10,000間商舖,300個攤檔出售成千上萬的商品,從書刊、古董木雕、CD、新舊衣服、家飾用品、家具擺設、傳統泰國絲綢、寵物、手工工藝品、園藝盆栽等,以及食物和飲料,如冰的茶點、麵條、米、烤肉和泰國式快餐,幾乎應有盡有琳瑯滿目;部份商品售價卻是香港的五至七成價錢。看如此吸引,豈能錯過。

乍都節雖名為周末市場,但非假日才開放。部份店家平日也會開門做生意,因此非假日人較少,好殺價。由於貨品之多,而下午4至5點左右就紛紛收攤,所以最好的遊覽方法是花兩天時間,並穿着輕便服裝、帶着礦泉水、扇子、小毛巾於早上9時報到。無論是女的、男的或小孩按照此方式,便能輕鬆地尋找到充滿泰美味的心頭好。

空叻瑪榮  水市場
另一個以綠色市集為理念的空叻瑪榮水上市場,專營有機蔬菜、新鮮煮熟的食物和自製泰品而聞名。空叻瑪榮成立於04年,所賣食品的商販除了在岸售貨,部份更散布在運河上,頗為特色。因此2007年更獲得泰國旅遊獎社區為基礎的旅遊業。

她是著名的水上市場,極受當地人歡迎。跟其他市場有別的,只在周末及公眾假期上午8時至下午5點才開放。每到星期天,在此會發現從寧靜的河道變成熱鬧繽紛的市集,有賣各種各樣的日用小商品的當地人,漁民把鮮魚、蔬菜、水果拿來叫賣。所以若想輕鬆悠閒地前來「血拼」,不妨於早點去9時點乘車前往。不過對於青春男女來說,水市場少了點服飾區,未能滿足愛消費打扮的人。

既然來到水市場,不能沒乘一條船。因此最好的方式,是找當地的導遊,平均每人50銖,便能暢遊90分鐘的河道及參觀當地人住的傳統房子,體會地道人的生活模式,更能解理市集的發展。

跳蚤市場  極盛行
從以上3個跳蚤市場,其魅力造就了曼谷的能動性。先有跳蚤市場的規劃,貨品整齊地分佈在同一區,如服裝區、古董木雕區,只要看每一區的篷頂上的標示牌,便能一目了然,不用擔心走錯方向。另一特色,在於集時髦時尚與傳統古典之間,貨品包羅萬有,遊人可從原價殺到1折,感受不同的販賣者使用獨特的推銷技術,學到更多殺價技巧。怪不得曼谷的跳蚤市場發展得越來越快、規模越來越大,成為你我的淘寶天堂,享受購物時撿便宜的樂趣。

暹羅夜市  會拳王
有暹羅天堂夜市美譽的Siam Paradise Night Bazaar,前身為Suan Lum Night Bazzar(桑崙夜市),位於BTS Udom Suk和Punnawithi車站之間,交通十分便利;佔地比舊市面積較大三分之一,開業半年便有1,300間商舖加入,感覺更勝從前。

夜市顧名思義是每晚6時後才完全開放,部份所賣的有食品、寵物用品、服裝、古董精品,以及其他一切富特色的地道禮品,可算是最大的草根夜市,從下午3時至午夜可玩到盡興。在正門前設置了露天的啤酒花園,有20家左右的店舖開放賣酒,可邊欣賞大液晶屏幕上播放的體育賽事,或現場樂隊演奏勁歌熱舞,邊歎充滿泰味的土產啤酒。

夜市另一特色是每逢星期三及六晚上7時起,在中庭位置築起擂台打泰拳,吸引本地及海外人士前來一賭泰拳的力量。雖然落場打泰拳的並非泰仔,而是「鬼佬」血灑擂台,但在視覺上都可滿足愛看泰拳或從未看過泰拳的人。

2011年9月12日 星期一

瞓身水上市

在水上市Khlong Lat Mayom Floating Market的Ban Sawang Chan民宿歇息。

那裏跟其他曼谷水上市場一樣是賣雜貨、手工藝品的市集,更地道,更充滿泰式風情。最特別之處,該地有不少流動小販,一艘艘可載12人的木舟泊近Food Court一段的河道,還有Ban Sawang Chan民宿座立其中,更別致。而且,民宿屋主把自家房子開放給遊客參觀,讓遊人從吊燈、餐具、枱椅等,感受曼谷人的閒適。

既然難得有這樣的寧靜,便躺在吊床上睡午覺。

2011年9月11日 星期日

祝福

繪:曾劍華


不論是911事件的遇難者,或是311地震的罹難、受傷,以及失蹤者,我獻上白紙鶴,表達無限的祝福。

事隔一年了,在眼前這個我,要活得比你更好。日本加油。

2011年9月10日 星期六

猛喝咖啡之故

繪:曾劍華

數天前,採訪了2間咖啡店,喝了4杯咖啡,結果,眼光光等天光。今天,採訪了2 間咖啡店,同樣地喝了4杯咖啡,結果,繼續眼光光等天光。

由於要親身試飲寫出口感,我便這樣地喝了不同口味的咖啡。誰知,咖啡對我來說有提神的效果。因此我這星期就算躺在床上也沒法入睡。

說真的,別以為我經常吃喝玩樂,很過癮。事實上做旅遊寫手非一份優差,背後不為人知的辛酸,局外人非能理解。當然,不是因為我性格太認真、太搏命,什麼事也要瞓身去做,便不會落得如此下場。

2011年9月3日 星期六

勇敢強悍的城市獵人──彼得洛.烏嘎


撰文、攝影:曾劍華

說到「城市獵人」,我們只會想到北条司同名漫畫裏的冴羽獠(港譯「孟波」)。這只能怪我們作為城市人的無知,總以為狩獵為生的,都是在森林生活的土著,注定與城市無緣。

早前的花蓮之旅,我認識了一位真正的城市獵人──彼得洛.烏嘎。他不僅在山上狩獵野豬,更會擔任文化指導、錄唱片,到國外交流。來回於城鄉之間,他是又溫柔又強悍的現代獵人。



說到「城市獵人」,我們只會想到北条司同名漫畫裏的冴羽獠(港譯「孟波」)。這只能怪我們作為城市人的無知,總以為狩獵為生的,都是在森林生活的土著,注定與城市無緣。

早前的花蓮之旅,我認識了一位真正的城市獵人──彼得洛.烏嘎。他不僅在山上狩獵野豬,更會擔任文化指導、錄唱片,到國外交流。來回於城鄉之間,他是又溫柔又強悍的現代獵人。


獵人面上的圖騰
彼得洛.烏嘎來自台東的太魯閣族,從小生活在北烏來山區。他小時候唸的不是主流學校的課本,而是有關山林生態與精靈的書,體育科課程是學習狩獵技巧。因此,他對野外生活瞭如指掌,亦精於使用弓箭射殺獵物。他額頭與下巴的紋面,正是他狩獵技術高超的象徵。

紋面是台灣部分原住民的傳統,日治時期曾被全面禁止,故只能在老人家臉上才看得到。根據太魯閣族傳統,只有能砍下敵人頭顱的人才有資格紋面。由於這是現代法律所不容許,現代族人只要抓到3隻有獠牙的公山豬,就算通過考驗,便有資格紋面。彼得洛於2007年通過考驗,成為族中第一位以「文化獵人」(Gaya)身分紋面的青年,在臉上紋上德魯固圖騰。

     
獵人心裏的夢想
「文化」與「獵人」,並非割裂的概念。彼得洛對於紋面與狩獵的堅持,正是要身體力行,保護原住民傳統文化。他通過紋面考驗後,即與太太薛國芳成立葛都桑音樂工作室(葛都桑是指復活、重生或歷劫餘生),推廣太魯閣族傳統音樂。

除了應邀巡迥演唱傳統歌謠,他更四出搜集傳統調子,為國家公園成立一個古調資料庫;他花了6年時間製作「賽德克」(太魯閣族)傳統音樂唱片,並進行原住民樂器的製作教學。2010年,他以台灣代表身份參與義大利米蘭國際藝術節的文流演出,並協助史詩式原住民電影《賽德克巴萊》籌款及擔任文化指導。

彼得洛打破了我對獵人的刻板形象。他們充滿生命力,既活躍於山林間,又穿梭在城市中,努力復興和傳承原住民文化。城市與野外,正如文明與原始,不一定是相對,反而能互相豐富,共同延續。究竟還有多少如彼得洛般的城市獵人,正致力打破兩者的界線,把我們重新拉到自然裏呢?

2011年9月1日 星期四

窮途末路返鄉下

撰文、攝影:曾劍華

從前俗語說「返鄉下耕田啦」,意指「撈唔掂」(工作沒起色),要執包袱避世。

但今天在香港城裏生活,愈來愈吃力,不是很多人是真正「撈唔掂」。在職貧窮,比比皆是,人工賺來,還不夠交租,人只能屈於蝸居,粗茶淡飯。在窮途末路之時,我想,還不如真的回鄉下耕田吧,至少那邊抬頭還看得見廣闊的天空。

但,我們還有鄉下嗎?縱使有鄉下,我們有田嗎?若有田,有牛有機器嗎?然後種什麼呢?單一的城市發展,不斷把田換成高樓商場:今天,我們除了在城市裏營營役役,竟然已無別的退路,可以叫人自給自足。

說起這方面,台灣的環境可真比我們好多了。早前去花東,認識了幾位部落朋友。他們重返鄉下過簡樸生活,保存部落的文化。他們生活不富有,也不打算把自己的家鄉打造成國際旅遊景點。他們只是與自然為伴,與族人相互照應。

節錄於breakazine issue15, 2011, p60-61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