顯示具有 鴨川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顯示具有 鴨川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
2024年4月6日 星期六

放假,享受跑步

 


皇阿媽習慣晨早落街耍太極,我則習慣去跑步。即使我們去旅行,大家都習慣去運動。

皇阿媽在酒店對出鴨川的櫻花樹下耍太極,我選擇從酒店出發,沿鴨川跑約五公里。為了記錄在櫻花樹下跑步,我特地拍片,但懶得剪輯,選擇上戴照片便算。

2016年4月22日 星期五

漫天櫻花雨 美在太短暫


撰文、攝影 : 曾劍華
刊載於信報2016年4月22日C17


日本氣象株式會社每年一二月便發布櫻花資訊,在他們公布前會先查看各地花況資料,仔細比較往年天氣與開花之數據,經過8輪預測後才發布。民間方面亦會一路監察開花情況,每星期更新一次。日本人為了賞櫻,費盡心機。或許,櫻花之所以吸引,不是樹上開滿粉紅色花朵,而是櫻花燦爛得短暫,才十多天的花期,卻使台上台下出盡九牛二虎之力做好準備,好讓我們舒服地享受賞櫻之樂趣。(節錄)

詳看信信官網。
http://www1.hkej.com/dailynews/culture/article/1289176/漫天櫻花雨++美在太短暫

2012年4月1日 星期日

自拍影像﹕鴨川的一個星期天下午

文、圖:曾劍華
編輯:蔡曉彤
刊載於明報星期日Workshop,2012年4月1日#011

【明報專訊】說起印象派,會想到莫內(Claude Monet)以線性方式處理的睡蓮池,一片暗淡的色調,增添夢幻、梵谷(Van Gogh)筆下的向日葵,在陽光明媚下呈現出最燦爛的笑容、高更(Paul Gauguin)趨向原始風格的大溪地,又是另一幅經典。他們除了捕捉了「光」與「色」,也重新反省繪畫的本質,使我們看到的事物不只依賴視覺,還可透過「經驗」去享受畫中的人和事。所以想起有畫家曾說過:「藝術其實一行落街就已經存在着,看到的一切都可以作為學習或創作的一部分」。因此觀賞藝術該從日常生活中開始,諸如另一位新印象派的修拉(Georges Seurat)就是如此經驗和觀察,用記憶、聯想、重組出一幅作品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