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0年10月28日 星期四

兩岸三地一雙攝影眼 祝雅妍

詳看c for culture, pp 27, issue 027,  2010

面對視覺表逹的民主化
香港攝影師曾劍華作品,意念行先,結合行為藝術的一個創作計劃。

北京798

撰文、攝影:曾劍華

798,是一個以舊建築物改建為藝術場地。

這位於北京北四環大山子藝術區,佔地116.19萬平方米,原是一個大型軍工廠。那裏有不小單位,合共103個:包括32個展覽場地,41個工作室,8間食店,22間是其他範疇的單位,有車間、書店、設計、建築、服飾、美容等類別。隨意走進那一個單位,都有10米多的空間。其空間之屋頂呈四分之一蛋殼狀,屋頂一側是斜斜鋪下的大扇玻璃窗。現時最為人熟悉的是798時態空間、風和日麗家居廊、仁俱樂部、北京東京藝術工程、百年印象攝影畫廊、二万五千里文化傳播中心、八十座、左岸公社、NOW設計俱樂部等,形成了具有國際化色彩的「SOHO式藝術聚落」和「LOFT生活方式」。

2010年10月25日 星期一

火車硬臥

撰文、攝影:曾劍華

想旅行玩得風流,不選飛機卻揀火車遊北京,從香港出發瞓足24小時,沒想到會是「眼光光」。由於車箱不斷震動,或夜間時咚隆咚隆聲音特別響亮,就算閉上眼睛也不能安睡,大約半小時被火車聲嘈醒,根本沒造夢的機會。除了這樣,因沒有浴室等設備,數天內沒刷牙洗臉沖涼及更換內衣褲,經常想像遭蟲咬,身體痕到不得了!想旅行玩得風流,不選飛機卻揀火車遊北京,從香港出發瞓足24小時,沒想到會是「眼光光」。由於車箱不斷震動,或夜間時咚隆咚隆聲音特別響亮,就算閉上眼睛也不能安睡,大約半小時被火車聲嘈醒,根本沒造夢的機會。除了這樣,因沒有浴室等設備,數天內沒刷牙洗臉沖涼及更換內衣褲,經常想像遭蟲咬,身體痕到不得了!

2010年10月22日 星期五

梅田 TOHO CINEMAS

位於梅田這家電影院TOHOシネマズ 梅田(TOHO CINEMAS),完全設計以客為本。

置身在星空的院內,像去了大空館,格局有如本港高檔的電影院數倍。只要您付¥1,200,便能享受高質數的視覺體驗。建議大家最好預早10分鐘入場,因為有不少驚喜。先來一個進入太空領域的效果,關了燈後星星慢慢滿布會場,簡值讓您置身於太空中。然後熒幕慢慢放大,播放有關電影評論的節目。節目由 電影院大使作解說,分折即將上映的外語及日本本地作品,內容有讚有彈,更例舉出值得與不值得欣賞的地方,絕不欺騙觀眾入場白看電影。接著是電影預告片欣賞。但最精采的部分,還是播放一 齣呼籲嚴禁盜錄的片段,笑位多,夠娛樂性,有如一齣有起承轉合的短片。

如此的貼心服務,真佩服日本人的仔細思量以客為本的消費策略。

2010年10月21日 星期四

零距離武鐵之旅

鐵道部計劃建設武廣高速鐵路後,除了拉近同鄉人回家的心,也拉近了筆者去武漢的機會。

年初,我沒想到在廣州火車南站開設的武廣高鐵專門售票窗口,會弄得水洩不通,單單買一張車票則要花上4小時。雖然如此,沒減我興奮之情,反正新年有假可逍遙,沒所謂。若果跟這項投資了930億元、由10小時30分縮短至4小時,差不多花上4年半的工期;或與同鄉等回家的心情相比之下,我只排了4小時實屬小事。

鐵路開通 客運量大
自從去年底內地武廣高速鐵路的投入運營後,揭開了國家高速鐵路新篇章,進一步令到港人認識到高鐵的奇妙。高鐵到底有甚麼好處,我終於嘗到375公里的速度,快得不得了。

目前廣州至武漢每日有40 對列車,廣州至長沙有58 對列車,每日能運送旅客3萬人次至6萬人次,預計一年的客運量可達2,000萬人次。若按照鐵路設計最快每三分鐘開出一班計算,每年客運能力實際相當於目前估算能力的10倍以上。正所謂時間就是金錢,高鐵的打造確實大大節省了旅客的旅途時間,以及等回家的時間。有幸見證武鐵之快,不枉我排了4小時之久。

2010年10月14日 星期四

法師駡

今天早上給法師「駡」,這是我在惠州羅浮山的經過。

說駡,倒不如說自己過火位。重點是幹麻硬要套自己的喜好於人家身上。我喜歡自拍,不等同人家喜歡;人家認同,是出於尊重我的個人行徑。若不認同,就是因這裏不是影樓,不是隨便打擾法師的靜修。

記得在京都也試過這樣的經歷。明知寺院列出不能拍照的字句,幹麻硬要明知故犯,結果換來不敬之罪。須知修「道」最基本的學習,就是使用「角度」來思考。將心比心,若我是法師,有位年輕人走來因為自己喜好在人家修道的地方打擾,試問有誰不發火?

所以法師「駡」,但轉個頭又去影法師為善信祈福的過程。真是死性不改,氣死法師了。沒法子,我影不了相,就沒法寫稿賺錢過活:「法師,給我一條生路吧」。

2010年10月10日 星期日

渡月橋

撰文、攝影:曾劍華

「渡月橋」之所以得此名,是因形似彎彎的月亮跟跨在河水上而來。橋的北面是嵯峨野地區屬右京區範圍,南面為嵐山西京區的部份。從北面橫過渡月橋,經過中之島(嵯峨中之島町)就是嵐山的山腳了。

由於「渡月橋」乃是嵐山腳下大堰川上的一座車行與人行橋樑,因而結構耐用。其橋墩用鋼筋建造,橋面為木造;自平安時代起(約794年),已是日本貴族泛舟戲水之處,周邊是賞櫻花和紅葉勝地,到秋季時也就被擠得水泄不通。難得遊到這裏,當然要拍下到此一遊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