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0年5月21日 星期五

瞓日式家

瞓人家沙化變成一則趣事?只因新鮮感發作。趣事由東京New City Residence開始,我有幸瞓在日式家享用超高科技的家品。

我為何能住在日式家?事源我需要買張高速巴士票從新宿去大阪,由於我朋友的朋友可以幫忙,所以相識了人家。但最精采不是相識了人家數小時,她請我吃一餐豐富的咖哩豬扒飯、雜錦壽司刺身;臨回港前,更好客地請了一餐豐富的火煱、神戶牛柳及日式小點。而是在旅程的終結時,盤川所餘無幾,回到東京得她打救,借了1萬2千日元及暫住其家數天,更安排了超過20張以上的 JR車票讓我周圍去瞓身觀光,實在太客氣了,感激!

在這麼凍的天氣時,不用折墮到瞓街之餘,還有舒適的睡袋和沙化床、暖氣及熱水浴供應,讓我瞓得安心。說到日式家,沒想到家居設備是那麼高科技,第一次享用到有暖氣的馬桶,更有趣是可以自動清洗屁股,簡直是Doraemon的超級法寶;還有冷氣機是多功能,冬天可作暖氣機,而且亦可調靠時時關掉,十分節能。要講瞓日式家,實在說足數天也不能說完,總知他們比香港的先進得多。

2010年5月20日 星期四

阿度大哥

近年,牽起了一片生態旅遊熱,不少人認為只是一種大自然遊縱,但其實是了解當地原住民創造就業和社會發展的機會。就趁着聖誕節檔期來一趟花東縱谷之旅,在鄉郊、部落裏領略當地保育文化的重要性;更藉着其保育概念,對自己居住土地的生態智慧與自然保育的關係,有着深切的參考價值。

龍田鹿野 人文風采
在旅遊書上,台東縣鹿野鄉的龍田村附近原來隱沒了多姿多采的人文歷史故事,就因有位堅毅青年放棄他城市化的工作,從台北搬到台東「移民」,讓這裏變成一個到台東非玩不可的地方。

一個取自布農族名字「阿度」,發音就像閩南語的「煙斗」,即英俊的意思。微胖的身材頂著一頭散亂的長髮,隨便地穿上牛仔褲,趿拉一雙拖鞋的阿度大哥,就是基於想了解社區、幫忙社區的回饋心理,來到龍田村推動「單車知性之旅」,拿著喇叭一邊帶著訪客騎腳踏車,一邊開大嗓門導覽農村人文風采,讓訪客從許多故事中發現以及有更深的體悟。

這兒曾是梅花鹿滿山遍野,或是象徵着布農族和卑南族結束了長達兩百年的衝突的土地,甚至是日殖統治期間的是日本移民村,極具農民文風的一個小村落;如今梅花鹿早已消失匿跡,但剩下的卻是不少人文歷史的故事。阿度大哥說:「到台東定居之前的工作是帶團到台灣旅遊,但因工作久了而失去自我。生活也過得一團糟,不只是沒有著地的根,也不知自己看重的人生價值究竟是什麼。在想斷絕與台北的一切關係,到另一個地方重新開始時;一次偶然的機緣來到這裏,被豐富的農產景觀,多變的自然景觀,及一幕幕人文歷史所吸引,就憑著一股衝勁放棄一切來到龍田村搞自己想做的事情。嘗試著用導覽解說的方法,騎自行車把龍田村的美呈現給旅人。」

「保育」對台東原住民來說是非常重要,既希望把人文歷史的故事流傳下去,更藉此較從生物多樣性保育或自然資源經營管理的面向出發,使一草一木得以保存真貌。

躺在馬路 倒看世界
阿度大哥帶的單車之旅,花了半天時間在龍田村裏穿梭,處處可見悠閒的田園風光,玉米田、鳳梨田、釋迦田、茶園。田園盡頭是長天綠野或是一望無際的山巒。剎那間,完全把平日渾渾噩噩、飄浮不定的生活態度一掃而空,真的似乎體驗田野的純樸。

過了一會,就是單車之旅的最高潮。「快快躺平,安靜,現在是小鳥歸巢的時候……是的,你們沒聽錯,躺在馬路上。」阿度大哥催促訪客靜靜地躺在兩旁皆是小葉欖仁的綠色隧道馬路上,聆聽大自然的多種聲音,還有細察每一種變化,包括車子從旁經過身邊時的感覺。他繼續說:「你們頭上的樹葉有沒有綠綠的?有沒有黃黃的?葉子上有沒有一個洞一個洞?還有……毛毛蟲從上面掉下來!」

阿度大哥就是那麼生鬼玩轉每一個訪客,使大家對這兒格外印象深刻。


鳴謝台灣觀光協會、長榮航空公司、交通部觀光局、台東縣政府文化暨觀光處

回味台東

對於這個東部鄉鎮未算全熟悉,但慶幸2次都被台灣觀光局邀請。一次是09年11月,另一次是今年5月,到過原住民部落體驗無窮在地美食、布洛灣山月邨享受大自然的寧靜、太魯閣國家公園欣賞壯麗峽谷,漫步自然奇觀、池上鄉品嘗味美米糕,或是騎單車穿梭龍田村農村景觀,使我迷戀於感官享受。

紮住繃帶去旅行
09年 11月,炒車腳傷後第一次旅遊瞓身,簡直心驚膽顫。我以為自己每星期勤力做物理治療,應該可以應付旅遊,或以為自己可以十秒內行動自如地自拍。但,原來當脫掉鞋子,赤腳來回揀直痛到入心入肺。眼見大好機會有台灣觀光局、長榮航空贊助,不能就此放棄,唯有硬著頭皮繼續進行大量式自拍,不到2天已習慣痛楚,甚至回港後,反而感覺9 成痊癒。

人情味的旅遊樂
5月份重遊台東,雖然腳患痊癒,但面對長時間密集式的採訪偶然也會痛起來,不過還是應付得到,皆因太愛旅遊了。對於這次試坐台東直航包機,又是另一種滋味;這比上次經歷更有趣,估不到收到一張直航證書作記念,還有拿到非物質上的東西,是「人、情、味」的記念品。

人是台東人的純樸,住在民宿特別感受到他們的熱情招待、或是愛煞他們晚上的聚會,在酒吧也同讓感受到他們的音樂融和;情是重遇故友,昔日主任現為副處長王春寶、龍田村的阿度大哥,及新相識的導遊和大會職員的好客,讓我感受甚麼是人與人之間無隔膜的溝通;味是原住民的文化活餐,活魚、鮮菇、野菜、野豬和土雞的飲食文化、民宿特色至原住民的社群文化及藝術品文化。既然如此,直航後必要拉近香港人與台東人之間的心靈接觸,讓我們也嘗嘗甚麼是生活樂趣。

鳴謝台灣觀光協會、長榮航空公司、中華航空、華信航空、交通部觀光局(東部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)、台東縣政府文化暨觀光處、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

2010年5月19日 星期三

嘔花物

最近走訪澎湖,可惜遇上陰天,未能盡興影靚相;但反而拍下「嘔花物」的有趣情景。

那天,乘20分鐘船到吉貝沙尾,想不到浪大,差不多比海盗船勁十倍。我坐在船頭正中,右邊是位旅人媽媽,左是位健碩男子,但完全想像不到大家可以拋到離地,不能貼着船椅,並感受不安之感。看見旅人媽媽拋到撞頭,我也不甘地拋到離地三公尺的高度,於是慌忙捉住他們,讓自己感覺安全。

最經典故事,一路上旅人媽媽都說想嘔,但反而餘下到岸的2分鐘,要嘔的居然是我。健碩男子與大家分享我嘔的過程太冷靜,他說:「Kim對我說需要膠袋,並最好打開它,當我給他時,他便立刻嘔下來。然後不忘叫人拍下他嘔到七彩的戰績。」

沒錯,我要拍下每一分鐘所遇上的經驗。果然我是瘋狂,拿着嘔花物都可以成為被拍攝的主題,精采!

鳴謝:台灣觀光協會、中華航空、華信航空、澎湖縣政府、澎湖縣國家風景區管理處、澎湖縣旅館公會